新闻传播学院党员“政治生日”感言系列之四
跟党走 不回头
汪莉:【基础教研室主任、教授】

栀子花开,清香袭来。又是一年春好时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已经二十六年了。时至今日,入党宣誓的情景还是那样清晰,时时在我脑海中回放。一切,犹如昨日。
1993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2周年的欢呼声中,组织上批准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申请。多年的政治理想和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成为了现实。面对鲜红的党旗,我庄严宣誓:永远跟党走,革命到底不回头。
跟党走,不回头。我在一线教育岗位的三尺讲台上,用粉笔执着地画着彩虹,送走了30多个春秋。即使岁月的风斑驳了容颜,无情的光阴模糊着记忆,但依然无悔地守望着教书育人的一片初心。
跟党走,不回头。我在平凡而美丽的教室里,用期盼固执地编织着梦想,放飞一个个希望。用辛勤泪滴擦去青春的铅华,摘夕阳余辉点亮守巢的美艳。矢志不渝,兑现着入党宣誓的全部诺言。
跟党走,不回头。我在书香浓郁的校园,用追求不懈地升华着心灵,双眼溢满了幸福。用平常心态面对世间的物喜得失,以平静淡泊品味奋斗的快乐芬芳。梦梦相连,回望着生命旅程的美好经历。

冬夜的寒风,一次又一次清晰着我备课的思路;春雨的抚慰,不断润泽着我教学措施的新绿;夏日的骄阳,持续燃旺着我教书育人的热情;金色的秋天,我听到了一声声再出发的集结号声。
是党的培养,让我乘着高考改革的春风,从一个小县城走进了山城的大学,成为了天之娇子;是党的培养,让我由一个教育战线的小兵,成长为师大的教授,获得了校“优秀青年教师”、“三八红旗手”“师德标兵”、“教学标兵”和“教学名师”的从教殊荣;是党的培养,让我拥有了多校、多院、多课程教学的从教经历,见证并参与了师大发展壮大的岁月历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跟党走,我将用勤劳的脚步和辛勤的汗水,继续丈量校园、教室和讲台,书写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奉献;跟党走,我将以执着的梦想和担当,继续守望学生、书本和黑板,践行人民教师为人师表的美德。于四季的风雨中一路前行。
跟党走,不回头。
新闻传播学院党员“政治生日”感言系列之五
做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合格党员
陈勇:【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1998年4月7日,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弹指一挥间,21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但21年前党旗下庄严宣誓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回首来时路,心中充满了温暖与感动。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同事们的信任和支持,伴随我一路走来、一路前行,我也从一个初为人师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合格党员。

不忘初心,奋力前行。21年来,尽管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我始终按照当初的誓言,克服种种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努力做好党组织交给我的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的工作平凡但不平淡,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形成影响和浸润。教书育人无小事,我在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政治身份,全面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教书育人,引领学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

今天,当我重温那铭记于心的入党誓词,更能感受到一种神圣、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更加认真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竭智尽力,为党的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闻传播学院党员“政治生日”感言系列之六
愿为那润泽的细雨
李涛:【新闻学教研室、副教授】

十三年前的今天,我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十三年来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工作,于平凡中坚守信念,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耐得寂寞、甘于清贫,更要稳住心神、担起责任。十三年来,我时常告诫自己,要于平凡中书写对党的忠诚,要忠于教师事业,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教师职业的神圣使命。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我能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和千千万万党员教师一样,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发挥着自己的光与热。
所谓春风化雨,润泽万物,我在加强理论学习,思想上与时俱进的同时,言传身教,争取用一言一行感染学生。在新闻写作课堂上,我教育学生要像普利策那样做“船头的瞭望者”,同时更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告诫学生在未来的新闻工作中要做好“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要无愧于“无冕之王”的称号。在分析广告的时候,我提醒学生要注意作品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导向,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其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取能给学生做好示范。
当然,我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理论修养还不够,工作中有时还有畏难情绪等。教学相长,边教边学,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己,并努力向先进靠拢。以后的日子,愿细水长流,愿为那润泽的细雨,于平凡中彰显自我价值,愿平凡但不平庸。
新闻传播学院党员“政治生日”感言系列之七
对信仰负责,我们的人生路必将一路闪亮
鞠冉:【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讲师】

我是2008年4月,在大学里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都说“二十弱冠、三十而立”,记得当时在大学礼堂里,我与几百位同学一起宣誓入党,宣读誓词时的那种庄严感、荣誉感、神圣感,就像行人生的“加冠之礼”一样,令人热血沸腾,终身难忘。入党的11年,跨越了我人生最重要、最具有变化性、最能塑造人生三观和党性修养的11年。

在我看来,入党是人生的一次洗礼,是人性的一段修为,是人格的一种养成,更重要的是,是对祖国光辉历史、现实当下、宏远未来的高度融入,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对祖国负责,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也是入党那年,我大学毕业。那年恰逢全球经济危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难度很大,校园里弥漫着惆怅与迷惘。
离校前夕,班主任召集我们开了一次党小组座谈会,主要内容是关于未来的人生规划。同学们的回答多在意料之中,大多围绕着找工作、读研究生,或者考公务员。我说想去四川赈灾,虽然不知道能做什么可是想尽一份力。那个时间段西华师大招聘我就来了。四川的大小地震,除了让学生下楼、把第二天上课的课件保护好,也没有时间前去灾区赈灾。

工作后,有机会去台湾提升学历。我记得,当老师在课堂上做了一次愿意去大陆看看还是去日本看看的现场调查时,没有一位同学愿意来大陆。我和我的同学觉得有必要让大家了解真实的大陆。针对台湾同胞们的误解,当时身处台湾的我们觉得有义务做点什么。后来,我们专门制作了一批关于大陆城市和中华传统文化的ppt在课堂上做报告,作业引用的都是大陆的企业数据,反响挺好,也的的确确影响到了不少身边的台湾同学。
作为一名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入党十一年来是饱满且幸福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毋庸置疑,未来的道路不会只有鲜花和掌声,更多的将是荆棘和坎坷。越是在风静浪平时,越需要清醒地认识自己,不贪功冒进,不畏首畏尾,真抓实干、踏踏实实走好走稳每一步。我相信,只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对信仰负责,我们的人生路必将一路闪亮。